56书库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56书库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679章 巧劝

显然想要说什么,可是一时间又说不出来,最后只是对着冯永深深地行了一礼。

“太好了,仲允,这下你不用再担心了。”

公孙徵走上前,扶起他,高兴道。

游楚反握住公孙徵的手,点了点头,张了张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此次陇右之战,就连雍州刺史郭淮、镇守河西的将军郝昭,甚至张郃这等朝廷大将,皆是连续失利。

所以未必会追究陇西太守的责任。

但按魏国法令,守土不利者,有重罚。

且自己又身陷敌国,谁知道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

没想到汉国竟然还会想着法子,把自己的家人给迁出魏国。

想到这里,游楚身子哆嗦着,再次对着冯永行了大礼,“大汉大恩,游楚碎身糜躯亦不能报。思及前番妄图抗天兵,实是羞惭不已。”

“当时游君为魏臣,为魏尽忠,乃是臣子本分,又有何羞?”冯永走上前,扶起游楚,“游君久守陇西,深得陇西民心。”

“游君此举乃是忠义之举,我欲让游君与我共举兴复大汉的大义,又岂能让游君有后顾之忧?”

游楚知道自己这一回再没有拒绝的余地,“楚岂敢不尽微薄之力?”

“好!”冯永大喜,“饮胜!”

游楚连忙举起杯一饮而尽,又再亲自给冯永倒酒,连敬三杯。

然后这才放声大笑,“今日当值得一醉!”

酒过三巡,游楚这才问道,“敢问君侯,某之家人,是如何能安然出魏而入汉的?”

冯永故作高深地一笑,“这还多亏了游侠儿。”

“游侠儿?”

游楚和公孙徵一愣,相视一眼,眼中尽是疑惑。

公孙徵去过南乡,猛地想起一事,脱口而出地说道,“侠客行?”

冯永“咦”了一声,“想不到伯琰亦知侠客行!”

公孙徵到了此时,倒也放开了心胸,坦然道,“这几年,南乡盛产毛布,凉州豪族多有暗中入汉中易市。”

“某好奇之下,也曾乔装作商队中人,去了那南乡看过,故略知一二。”

公孙徵回来后,虽也曾说与游楚听,但终是未曾亲自见过,所以有些疑惑,“此事又与南乡游侠儿有什么关系?”

公孙徵对着游楚笑道,“仲允有所不知,南乡游侠儿自称为国为民,乃是大侠。”

然后他又看向冯永,眼中既带着恍然,更多的是钦佩。

“某此时想起侠客行的赏金,莫不成就是君侯想出来的?这样就可让游侠儿为国所用。”

冯永摆摆手,谦虚道,“只是雕虫小技罢了。”

“雕虫小技?”公孙徵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可是脱于扬雄的‘童子雕虫篆刻’?”

想了想,越觉得此语甚妙,“君侯大才!”

游楚在一旁却是听得心急,按捺不住地问道,“君侯,此事具体如何?能否与某说说?”

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www.56shuku8.com)蜀汉之庄稼汉56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56书库推荐阅读: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大唐:从退婚开始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红楼名侦探明朝败家子执手江山将白三国之播种大师明王首辅谍战江城唐初大才子大唐全能奶爸抗战之兵临城下三国之锻造天下三国之袁氏天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乱三国之苟怂大帝四大王侯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大明最强败家子智谋三国猛卒烽烟九州之拂剑朝天汉末锦衣帝婿争霸从死守城池开始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承包大明天下枭雄开局逆天系统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我的科学时代给六界大佬送娇妻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三国小兵之霸途我是大兆人兵王无双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大宋世祖三国之曹魏虎兕全球战国终宋神话版三国抗战雄心平平无奇小侯爷我在原始社会当老大第一海盗三国之掌控天下回到明朝当老大大明:别让太子逃了!
56书库搜藏榜: 抗日之将胆传奇我的帝国抗战之兵魂传说舌尖上的唐朝挽明帝国的崛起战场合同工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五胡之血时代大明元辅当县令的那些年中华第一帝国重生在奥匈帝国重燃1990异世帝王之召唤猛将大明至圣抗日之无限战争系统唐骑易秦大宋西门笔记神话版水浒:我的词条无限进化大国战隼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大明国贼一品唐一剑长安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非典型原始社会烈明长乐公主对我摊牌了大唐天子医统江山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燃烧的莫斯科重叠的历史平面谍战特工的日常德昭大宋我在西周当国君十三州行C位狙击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三国未来道路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初唐小驸马大唐第一匠民国匹夫主君之路异游记红烧三国天魔极乐
56书库最新小说: 大宋西门笔记曹魏奋斗在新明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奉天承运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大唐全才超级大独裁者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抗日之横扫天下盗宋大宋极品国师极品皇帝猎日神刀铁血骠骑开国功贼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杀手特种兵边戎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宋起波斯湾抗日之兵王纵横血帅吕氏皇朝大周权相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唐骑天魔极乐合纵连横斜风永历大帝大宋金手指三国之老师在此东汉末年立志传正德五十年战争之父百度宅男当崇祯明末朱重八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大唐魔法师特种兵争霸在明清混在东汉末三国战神穿越在秦末